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媒体聚焦

必赢优惠y272net

媒体聚焦

页面
分享

【川教之声】“冷风吹 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 记者蹲点日记

发布日期:2019-10-22 点击:

 

记者蹲点日记

时间:5月24日

天气:晴

地点:甘孜州九龙县俄尔彝族乡洼铺子村

记者:何文鑫 董志文(实习)

采访对象:张明 必赢优惠y272net派驻洼铺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从县城去俄尔乡洼铺子村的路,全程130余公里

       一大早,离开县城,天气更加燥热起来,两岸山势陡峭,时有先前落石的痕迹。130余公里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九龙县俄尔彝族乡。俄尔乡临近凉山州冕宁县,气候也类于凉山。

       大山环抱,当地农地以坡地为主,村民外出一趟也颇费周折。去年1月,必赢优惠y272net(以下简称“成职院”)教师张明被派到俄尔乡洼铺子村。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他依托学校资源,靠着自己扎实苦干,为当地师生和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巩固脱贫成果,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张老师来了一年多,干了好多实事,好得很。”聊起张明,村民、老师和乡上、村上干部都喜笑颜开,连连称赞。

远看洼铺子村,山高谷深,地势崎岖

     “终于不用挤在家里跳达体舞了”——

       张明住乡政府,每天去洼铺子村工作。他的宿舍紧挨乡中心校,狭小的板房内,整齐地摆放着生活用品。桌子上是一排书,有文学有哲学,他研究生学的是西方哲学。书下是2019年贫困户收入台账,村民收入明细一清二楚。书旁的竹筒立插着几支野鸡翎羽。

      “老乡送的。”张明说。十一时许,铃声响起。“走,我们去学校看看,学生要做操了。”张明每天的作息基本上与学校同步。

        250多名学生随着广播起舞,他们的脚下,是去年11月才完工的透水路面。“以前水泥地操场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恼火得很。”俄尔乡中心校校长江正强说,团体活动和体育课都很不方便。

       学校的难处,教育人张明感同身受,及时向成职院反映这一情况。成职院筹措资金近27万,帮助俄尔乡中心校翻修了操场,重修校门口道路。操场刚修好,学校就承接了九龙县第13届园丁杯篮球赛。“要是以前的操场,老师们在这里比赛真是不堪设想。”江正强说。

俄尔乡中心校课间操时,张明上二楼观看,他说去年新操场完工后,一直想拍一张全景

       走访洼铺子村时,村民与张明十分熟悉,张明对村中情况也了如指掌。彝族村民喜好集体活动,但村里没有公共空间,只能窝在自己家。在他的张罗下,去年5月开始选址,修建必赢优惠y272net彝家文化广场。

       今年3月完工,广场旁还修建了两间平房,其中一间是供红白喜事用的厨房。中午时分,阳光正烈,灶里有上次余下的灰烬。940平米的广场两侧是彝族文化浮雕,张明介绍,这是他专门从西昌请来的团队耗时10天完成的。施工阶段段,他每天都要来看看进度和样式。

       广场上有两个篮球架,张明从网上淘来的,花了4300元,从县上运来又花了700元。广场的堡坎是从坡地上一层一层砌上来的,高达6米,这样才能确保其不坍塌;加高围栏,防止小孩玩耍时掉落下去,周边修了水沟。

     “太阳下山,大人孩子都喜欢来这里玩儿,终于不用挤在家里跳达体舞了。”洼铺子村村支部副书记尼卜业古说。

张明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文化广场,身后围栏内就是彝族文化彩绘。广场现在成了村民傍晚跳舞和过红白喜事的聚点

       便民路完工后,村民外出更方便更安全——

       午饭后,张明说去看看村里的施工队。中心校附近,几个村民正在树丛中歇息,准备吃午饭。他们正在铺设乡上到村里的便民水泥路。

       洼铺子村与乡上看起来就一箭之地,但碍于当地的崎岖地形,运东西就得绕道,人走的羊肠小道也十分不便。有上下阶梯,路面结了青苔,雨天极易滑倒。这对乡上上学的洼铺子村孩子而言,危险更大。去年7月,张明去村里,摔过一跤。

       午饭后,张明决定去看看修便民路的村民。“今天中午有肉不?”村民正准备吃饭,张明关切地问道。必赢优惠y272net资助修建的这条硬化便民路完工后,将极大地便利村民外出和孩子们上学。

       成职院协调资金,将便民路纳入帮扶内容,修建从乡上到村里的1.5公里水泥路。加上村里幼儿园到聚居点的几百米小路,聚居点到文化广场的80米水泥硬化路面,一共需要投入25万多元。为了帮扶资金都用在村民身上,张明将修路的活交给了洼铺子村。

     “今天中午吃啥?有肉不?”张明一边与修路的村民闲聊,一边关心他们中午的生活。他说,路修好后,沿线还要配几个垃圾桶。

      洼铺子村有100多个学生在中心校上学,都是走这条捷径。修路耗时耗力,因为好多地方要先垒堡坎。“得加快进度,最好在7月雨季来临前完工。”张明说,村民的核桃、猪、花椒、油菜等,路不好外运不便,就很难转化成经济效益。

       在有限空间内想办法发展产业——

       靠山吃山,交通不便,洼铺子村村民基本上没有产业,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十分零散。

       在张明的协助和推动下,洼铺子村确立了“短期靠种植,长期靠养殖”的发展思路,先后流转120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尼卜业古说,今年栽的油菜已经收割,但天气不好,收成不行,明年也许就好了。

洼铺子村村支部副书记尼卜业古向张明介绍村里今年的核桃和花椒种植

       离聚居点不远的山沟处,建了养猪场。大棚下,猪圈建好了,水管才刚按照标准接好,地上放着刚运回来的电线。县上划拨给村里5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村里一方面存入银行分红利,一方面投入建养猪场。

       另一个片区有老板养猪已成规模,村里与之协商,与新希望集团建立联系,准备开展养猪合作。“按照对方要求,建好的猪槽需要重新改成可自动喂食的。”张明介绍,配套设施还在完善,猪场外出的路还需要拓宽加厚。他正与学院协商,看能否投入10万元,再帮一把。

       洼铺子村有245户人家,其中38户是建档立卡户,虽然今年4月全村已经脱贫摘帽,但张明认为,后期脱贫巩固任务依然很重。尼卜业古家去年种的花椒卖了4000多元,还有卖核桃也有一笔收入。花椒是九龙县的特产,味道和色泽都堪称上品,卖得起价。今年,村里鼓励每家每户都栽种花椒,以期增加收入。

     “叫我小明老师,就是你们课本上小明小红那个名字”——

        村口,一些农妇带着孩子打堆纳凉闲话。家访的第一家,尼卜尔珍患有股骨头坏死,离婚后一个人带女儿,日子过得相当不易。今年,她的右手臂又活动不便。

       尼卜尔珍家相当简陋,她连连招呼张明和记者坐沙发上。沙发是张明从学院申请资金为村民添置的。一共买了10套沙发,38套茶几,38套电视柜,发放给38户贫困户。平时的生活,尼卜尔珍靠低保和部分分红,能够勉强维持,看病也有医保。

去村民尼卜尔珍家家访,她患病腿脚不便,张明搀着她下阶梯

       针对洼铺子村的情况,成职院建立了精准扶贫教育基金,奖励在中心校念书的学生。尼卜尔珍上高中的女儿也受到资助,每年一万元,连续资助3年。

尼卜尔珍的老母亲伤心地诉说着女儿的遭遇,张明宽慰她,会好起来的

       张明要去尼卜者则家看看小朋友。尼卜者则儿子去世后,儿媳远走,留下孙子,成为实质上的孤儿。张明时常来看看小孩,过年时还给他买了很多玩具。去年到村后,他隔段时间就给贫困户捎去米面油牛奶等生活物资,茶壶、香皂、洗衣粉等也买了不少。

       村民家都没安装玻璃,采光条件不好。张明积极向学院申请,拟投入资金4.66万元,实施“明亮工程”,为全村245户全部安装玻璃。

       去村里幼儿园的路上,撞见开着摩托拉货的苏久日达。他家以前相当困难,妻子有病干不了活。这两年,苏久日达搞养殖,喂牛喂猪,收废品,日子好起来。儿子和女儿在念大学,成为村里人羡慕的榜样。成职院给村里7名贫困户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张明告诉苏久日达,暑假女儿就别回来了,打点暑期工,赚点零花钱。

路遇开摩托拉货的村民苏久日达,他家以前相当困难,这两年日子才好起来

      “6.8米宽,10米长。”张明和尼卜业古测量了下幼儿园所在村委会那块坝子。以前村里没有幼儿园,村民孩子上学不便,很多是直接上一年级,语言不通,学不好。去年,幼儿园建起来,上学就方便多了。孩子们的书包是张明买来的,他准备协助学院为他们捐助一批游乐设施。

     “到时买软垫铺地上,防止幼儿滑倒。”张明对尼卜业古说,到时还要理一条水沟。

       张明与村上幼儿园孩子交流。他准备向学院申请,为幼儿园捐助一批游乐设施

       在乡中心校时,张明与校长江正强商量,如何开展更多样化的活动和奖励,用好教育基金。去年推普周,成职院在俄尔乡中心校开展了普通话演讲比赛;12月,评选出5位最美乡村教师,发放荣誉证书和奖金。“今年还要继续搞。”张明说。

       课间操结束,张明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正在跟着电子白板唱歌。“小明老师好。”小朋友们笑着涌上来。刚来时,张明告诉孩子们,“我叫张明,叫我小明老师,就是你们课本上小明小红那个名字。”他们一下就记住了。

       孩子们那天唱的是《虫儿飞》,张明不自觉地跟着他们唱起来。“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 冷风吹,只要有你陪。”笑声随着微风一阵一阵传出窗外。

张明走进中心校教室,孩子们与他十分熟悉,立即涌上来有说有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Z6GBuT6k9SAEAjbQ1wn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