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媒体聚焦

必赢优惠y272net

媒体聚焦

页面
分享

【成都日报】转方式调结构 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作者:【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14-01-14 点击:

发展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校企有机结合,变知识为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构建民营企业“四化同步”的政策体系……在昨日的“加快科技创新驱动 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为科技产业发展得更好而积极建言献策。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提案中,不少委员也多次提到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围绕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等方面内容抛撒智慧。

发展科技产业 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目前,全国有多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但是不少城市拟定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却似乎并不够“智慧”。在昨日下午的专题协商会上,林永宏委员发言表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就存在几个误区:一是不计效益的网络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建设与投入,将智慧成都的建设等同于数字成都以及新的一轮信息化。二是过于强调500强大企业对智慧成都的作用,而忽视了智慧城市对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促进,对本土中小企业的带动。三是缺少以产业发展和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平台、技术和应用的横向关联。“这种不以产业回报为核心的方案,不能体现智慧的内涵。事实上,都江堰就是我们成都智慧的内涵和典范,也是我们发展智慧城市的最好借鉴。”

林永宏建议,应该将本地的工业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着力点,着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智慧平台建设,将现有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技术,与云计算、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为我市工业制造业提供本地域内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各类制造服务,以此实现全市工业产值的本地化。此外,林永宏在建议中还提到要大力扶持“瞪羚”企业,积聚智慧工业后发优势。而实际上,来自九三学社的联名提案《倾力扶持“瞪羚”企业 创新驱动后发优势》中也在对产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要努力扶持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高成长企业。提案中指出,这种“瞪羚”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是创新创业创一流的主力军。

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欣在专题协商会上随后的发言中也赞同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花欣更对成都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具体建议:采用“云媒体”技术,实现向成都室内外公共场所的电视屏、户外屏提供多媒体内容播放服务,建设成都市的“智能云媒体播放网”。“这种播放网可以通过网络精准分时段、分地点进行播放,不需要人工更换内容;可以形成党政信息发布平台与应急指挥信息发布平台;能提升现有商业传媒的效率,提升城市形象,还能有利于政府统一监管。”

高校企业联手 让高校师生学以致用

“据我所知,目前在蓉高校有51所,具有科技人才集中、国家级科研平台多等科技资源优势。但科技和人才的实力没能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驱动力。”从事教育工作的李光宪委员在专题协商会上特别建议,要加快推进解决高校研发与企业及市场需求体制性脱节的问题,应该将高校特别是部属、省属高校真正纳入成都市科技创新体系中来,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研发的力量集中在高校,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创新驱动才不会是一句口号。要让大学在研发中,从习惯‘跑政府’到积极‘跑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除了以高校为平台,建立区域人才共享机制,更要改革评价机制,让区(市)县政府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科技创新’。”李光宪表示,自己所在的科研院花了3个月时间,几易其稿,才整理出这份大学科技人才优势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关联的报告。“我们衷心希望能够用后补助、后奖励的方式让高校与成都所属企业进行合作,调动老师关注本地企业转化生产力的积极性。大学科研成果不能停留在纸上,应该进行实践生产。”

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朱建华委员也将目光瞄准了以高校为核心的经济圈发展潜力。“环高校经济圈可以理解为围绕一所或多所大学所形成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活跃的高校科技成果活动能衍生出数量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使产、学、研双向交流形成良性互动。而科学家自主创业更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他建议,应该引导产、学、研融合运作不仅要加速企业反哺大学,更要引导高校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工作,同时,建立中枢性节点,像交通枢纽一样将大学的知识和人才逐级辐射。“对实验和检测设备要求较高、对基础研究依赖性较强、对科研人才的数量和档次要求较为苛刻的领域支持校企共建实验室;还可以产业研究院为纽带,将大学和企业研发力量紧密结合,以联合攻关团队的形式研发产业共性技术。”

民营企业转型 家族化向社会化迈进

快速增长的民营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随着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约束日渐加剧,越来越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破解发展难题。工商联界别的委员郭扬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提案中建议,应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审批,支持企业集团和总部经济的发展,支持新型金融组织机构。

“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政府应该以‘四化同步’战略为导向,制定出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协同创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民营企业调结构、转方式。”郭扬在提案中表示,应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以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深入开展数字企业创建活动,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使中小企业走上智能化、网络化、科学化的轨道。

针对不少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化企业的现状,郭扬还提出一个改革建议:应该积极引导企业从家族化向社会化转型。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权结构的优化和管理方式转变商业模式创新、治理结构变革等整合一切社会优质资源,实现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不仅要优化产权结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更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布局,创新商业模式。同时,还要升级规范管理制度,快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本报记者 陈瑾 王喆 余书婷

原文链接:http://news.chengdu.cn/content/2014-01/08/content_1345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