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1640
您现在的位置: 必赢优惠y272net > 教学督导 > 学习之窗 > 正文

学习之窗

高职教育课堂革命的实施要径

2022年03月31日 浏览量: 编辑: 供稿:张露颖,于志宏

高职教育课堂革命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在全校形成“向课堂要素质,向课堂要品质,向课堂要质量”的思想共识,树立科学的课堂观、教育观、教学价值观。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围绕课堂革命的关键要素制定实施策略,形成推动课堂革命的强大合力。

一、教师能力适应教育发展,实现“双师”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与传统教师相比,“双师型”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开启课堂革命的关键一步就是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第一,教师接受教育,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要定期让教师接受教育,让教师了解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学价值观、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要增强教师的课堂意识,从传统课堂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关系,引导教师把“打造优质课堂,推进高效教学”作为职业信念与追求,把“向课堂要素质,向课堂要品质,向课堂要质量”作为教师自觉行动的初心和使命。第二,教师接受训练,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通过让教师“走出去”学习或者将专家“请进来”传授先进教学经验的培训形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要建立高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与快速响应机制,锻炼教师的职业标准转化能力;要建立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第三,教师走进企业,促进教师提升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激励机制,要求教师与企业时刻保持紧密联系,时刻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证教学内容不脱离产业发展;要搭建教师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吸引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进入平台,并制定教师的产学研平台轮岗制度,教师可以藉由企业技术骨干提供的行业动态与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课程建设紧跟社会发展,适应需求

课程作为课堂革命的实施载体,高职院校要在课程建设上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这既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条件。

第一,课程建设要适应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设置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要与职业岗位实现有效对接,各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要符合职业发展规律;课程标准要与职业标准实现有效对接,并缩短课程标准的宏观导向与微观课堂教学实施的距离。第二,课程建设要适应产业行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融入行业生产关键技术、行业规范和岗位标准,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接近真实项目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迁移。第三,课程建设要适应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复合跨界型人才,课程体系突出通识课程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侧重专业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强调专业拓展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与专业跨界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设计紧跟时代需求,做到“三化”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既要紧跟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要满足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求。第一,教学方案职业化。高职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体现职业需求。教学方案要结合课程标准,从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出发,完成从岗位目标到教学目标的转化;要结合实际学情,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个性潜能出发,完成从工作过程到教学过程的转化,最终形成可行性与实用性较强的职业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二,教学过程生产化。高职课堂的教学过程要与实际生产过程实现紧密对接,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实际任务的实施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活动,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通过“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学创结合。第三,教学手段信息化。课堂革命必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可以定制或开发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控、分析与统计,实现学生全员参与、记录学习轨迹、即时评价反馈、统计学习成绩等教学需求。

四、学生角色由被动变主动,占据“C位”

高职院校要实现新型课堂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由教师—学生的单向行为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行为,学生从学习的跟随者变为主动发起者,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占据课堂“C位”,而教师则从教导者变为引导者,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第一,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先学后教、精教优学”。课前,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任务,学生借助平台进行预习与测试,教师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答疑与点评,围绕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借助平台的提问、讨论等功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巩固复习及拓展任务,教师负责检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第二,依托产学研平台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使得“学为主体,师退生进”。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内与课外双轨教学。在课内教学中,采用“教师边教、学生边学”、学生“做中学、学中创”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并通过小组制、头脑风暴式等形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外教学中,依托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平台,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指导下,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拓展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通过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服务学,以学助教”。教师在课前要掌握学情,找准教学切入点,确定辅导侧重点;在教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特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优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落实“三有”

教育质量评价是不同主体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具体分为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校内评价主要包括领导、同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领导、教师、同学对学生的评价;校外评价主要包括同行、专家、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同行、专家、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要遵循“三有”原则。

第一,有平台支持原则。高职院校要有教育质量评价管理平台支持,管理平台可由多个业务平台相互对接构成,实现评价数据的采集与统计、评价要素的诊断与预警、评价对象的评分与排名等功能。此外,管理平台还可以拓展到合作企业,由企业依托平台完成对教师下企业锻炼、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测评。第二,有过程评价原则。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要同时注重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对于教师“教”的过程,评价要素要集中于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实施的进度等方面;对于学生“学”的过程,评价要素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进程、任务完成的质量、课堂参与的情况、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第三,有成果生成原则。教育质量评价要注重对师生教研与学习成果的生成进行评价。对教师评价,要生成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参赛获奖等教学成果,还要有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收获;对学生评价,要生成课程设计作品、毕业设计作品等学习成果,还要有知识的获得、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等收获。

六、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三要”

课堂革命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制度支撑。高职院校要在完善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制度建设至少要符合以下三点:

第一,要系统全面。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是为人才培养提供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各项制度之间要形成联动。管理制度体系要从不同维度包含多个不同的制度。比如,在制约机制方面,政策指导、教学管理、监督管理等各类制度形成合力;在激励机制方面,奖励激励、考核评价等各类制度全面覆盖;在保障机制方面,条件保障、组织保障等类制度有序联结。第二,要务实创新。制度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制定制度要遵循五大原则:一是指导思想与职业教育发展相结合,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三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四是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五是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既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当前基础上提质增效,又要注意科学布局,兼顾长远发展。第三,要操作性强。唯有将制度细化、量化、具体化,才能使其落到实处。制度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六大方面:一是有哪些任务,要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层层细分;二是如何完成每项任务,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的衔接配合;三是由谁完成每项任务,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四是完成任务的标准是什么,任务标准的制定要包含任务的量化和完成期限等;五是奖惩与诊改措施,要突出管理的刚性和力度,奖优罚劣;六是由谁来负责落实和监督,即需要专人负责对制度进行动态管理。 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6期



更多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var aTagS = kuaiHTML.indexOf(""); var aTag = kuaiHTML.substring(aTagS ,aTagE+4); SHOWPDF = tags[i].innerHTML.replace(aTag, newObjet); if(SHOWPDF.indexOf(".pdf\">") > -1 ){rep(SHOWPDF);} newTags[i].innerHTML = SHOWPDF; } } } function rep(str){ if(str.indexOf(".pdf\">")) { var hrefS = str.indexOf(""); //获取到放在a标签中的附件链接 var aHref = str.substring(hrefS+9,hrefE+4); var newObjet = ""; var aTagS = str.indexOf(""); var aTag = str.substring(aTagS ,aTagE+4); SHOWPDF = str.replace(aTag, newObjet); if(SHOWPDF.indexOf(".pdf\">") > -1 ){rep(SHOWPDF);} } } //PDF在线显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