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必赢优惠y272net > 软件学院 > 团学工作 > 学生风采

谁说女子不如男

发布日期:2010-04-15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用心倾听你的心声

软件学子:这里是你倾诉的平台。这里有你忠实的听众,

在这里,诉说你的心声,分享你的喜怒哀愁

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只要你愿意,我们就是朋友,

我们就是一家人,因为我们都是成职人。

-----软件学院读书活动

读者档案:

石苗人物形象设计073-1专业学生,“成都印象”人物造型管理工作室负责人(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核心期刊《魅力中国》和省级期刊《青年文学家》发表论文2

在失落的灵魂中寻找救赎

——解读莎翁名剧< <麦克白>>

石苗

必赢优惠y272net 四川 成都 610041

美国作家哈巴德语:“死亡意味着突然停止一切罪孽。”当曾经叱刹驰骋沙场的伟大英雄麦克白聆听到死亡的那一刻,一切的罪孽也停止了!也许,死亡,对于麦克白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为早已失落的灵魂寻找到了真正的救赎!

生命的结束,犹如深秋那满树的枯叶,一阵疾风吹过,叶落无数,如此的随意,而又如此的庄严!就像是经历了一场仪式,仪式过后,大地业已融化到早先的静谧中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和声响。上帝高高地站立在他的宫殿,微微地笑着,带着某种世俗的惬意,斜睨着眼前这样一个没有罪恶的世界!也许是他笑的太过于沉醉,居然没有在意到他身旁那片阴影中的魔鬼——同样的微笑着!

无法去言说莎士比亚,就像无法言说魔鬼最后的微笑,是如此的意味深长,不可捉摸!在这样一个虚设的意象中,我们开始走进< <麦克白>>。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后来的时间里,有太多的智者对之进行了解读,让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意会!而后在经历了许多次的思考与省袒之后,感觉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宿命的力量。这个世界的尽头也许本来就是宿命的,我想!

莎士比亚是理解这样的一种宿命的,在他的另外三部作品中也同样体现着这样的一种气息!< <麦克白>>的主题,与< <哈姆雷特>>一样,也是弑君篡位的斗争。不过,< <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是反对弑君篡位的英雄,< <麦克白>>中的主人公是弑君篡位的暴君。应该说,麦克白并非是一个天生的极恶的人,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变坏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是个怀有野心的平叛英雄,是个“长着毒瘤的美好巨人”。由于黑暗势力和邪恶思想的包围和诱惑,“体内毒瘤的扩散”,他不幸堕落成为暴君。在犯罪过程中,“人道”与“美德”还时不时抵抗着他的“反人道”暴行。比如他一想起暗杀老国王邓肯一事,内心就充满了恐怖,事后又感到反悔,这说明他的“人类慈善的乳汁”气味并不是一下子丧失殆尽的。我们再次回首作品,情不自禁就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果没有三个女巫和“第四个女巫麦克白夫人的引诱和鼓动,麦克白可能不至于堕落到如此地步。然而,联想毕竟是一种假设,并不能容于事实。况且这样一种联想也是悖离于作者的思想和人类本体属性的!

莎士比亚写这个剧本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和詹姆士一世继位时期。当时朝廷日益反动,暴政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宫廷内外弑君篡位的阴谋时有发生。作者选用麦克白这一历史题材,就是为了说明,麦克白这个人物的产生,是时代的必然。他的弑君篡位、倒行逆施及其可耻下场,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而且是对黑暗社会的警告。所以,我们不能把他看成个人的命运悲剧,他是一部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的政治悲剧。这正是莎士比亚在作品表层语义场所要表达的!

“当人们说人性是善的时候,那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时候,那是一个伟大的多的思想!”(黑格尔语)我们当然无法抹去人性是善的本质,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偈在先:“人之初,性本善......”然而,这又是如此的让人困惑,有太多的事实让我们不禁要发生动摇!我们如此,莎士比亚或许亦是如此。我们上升一个层次(以人本的思想)来看< <麦克白>>这部作品,用一个当今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用人道主义的立场来深入的解读,我们会很容易的得到这样一个清晰的“三位一体”的文本架构,其中包含了麦克白这样一个人本的简单个体、以三个女巫和麦克白妻子为代表的影响麦行为的外界因素、麦克白内心的良知一面。而当麦克白内心的挣扎时,我们已经很难去分辨清楚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导致其最后良知的泯灭,我们不得不在最后相信其内在有着“恶”的成分存在,这种“恶”包含了欲望、嫉妒等这些人类的共生!这一切在外界因素的催化下,最后终于爆发为现实上的行为!

对人性的探讨,古往今来,诸多的智者与哲人论争不断。莎士比亚以其特有的智慧在自己的戏剧作品中提出了不懈的追问和关注,相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更深层的语义场所要表达的思想。然而,这个世界的存在总归是宿命的,就像那随风飘散的落叶和瞬间逝去的生命,一切都印上了宿命的标记。在莎士比亚的思想中,宿命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在宿命的安排下,麦克白遇到女巫,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在宿命的安排下,麦克白看到了移动的森林,最终无法逃脱死亡所带来的胆怯;在宿命的安排下,一切的罪恶必将灭亡。在宿命的安排下......也许,麦克白本身就是宿命的化身。

时光延续了生命,也同样延续了宿命。当置身于一切宿命的麦克白深感自己已经无法自拔的时候,心灵也逐渐地为罪恶所侵蚀直至完全的麻痹,良知只是在罪恶残暴的间隙化作那句:“人生就像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此而已。若干年后,美国现代派作家福克纳鉴其真意,作成< <喧哗与骚动>>,同样的充满了悲剧性——在人类历史中,悲剧也正宿命的前赴后继,上帝与魔鬼的争斗永无停息,充满这个世界的,只有挣扎。

上帝微笑的时候,魔鬼也必定微笑,人世的悲欢离合、千姿万象、罪恶与美好到最终好似都化解在这一抿一笑之中。然而,罪恶的生命解脱了,罪恶的灵魂有没有得到其希冀的救赎呢?我们无从知道。

第七艺术的福克纳

——漫谈《喧哗与骚动》与电影叙事

石苗

必赢优惠y272net 四川 成都 610041

题注:文学与电影,可谓水墨相洇,有着太多的联系存在。也许你会感觉甚是疑惑,作为文学来讲,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早就存在的,而电影在上世纪初还只能是以某种新兴的发明创造出现在人们的眼帘,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也逐渐的替代了原先的技术属性,而这一切的发生早就在1911年为意大利的未来主义作家卡努托所预见,他当时提出了电影是人类的“第七项艺术”。这一标志性事件也同时宣告了电影作为一项表现艺术的正式存在,随着文学越来越多的介入到电影中去,文学的许多表现手法也更多的为电影所用,同时电影也成为了文学的另一种艺术表现的补充。也许,我们更应该把电影作为文学的一个衍生,如此而已!

看完《喧哗与骚动》的时候,潜意识中总有种难以感知或触摸的东西在耸动,一是如此的熟悉。有关福克纳的的评论早前也是听了好多,而当我看完整部作品,掩卷的那一瞬间,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还是充斥了内心,或许这样的感觉并非每一个人会有,毕竟作品中的自由的意识流动让许多习惯了传统现实主义流畅叙事的读者感到难以适应,但只有当我们深入到作品灵魂的深处,才可以去体会一个真正的福克纳,他是如此的卷帙浩繁、高深莫测。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在他的成名电影《罗生门》中存在着同样的文本构建。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作品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这样的一个主题,同时也预示了作品中所有的一切都将走向最后的虚无。而作为福克纳,他又是如何来把握和构建这么个主题的呢?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意义也是最能够显现作者智慧的就是为后来文学界所屡屡称道的多角度叙述。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作品的前三章里,作者分别让康普生家的三兄弟(班吉、昆丁与杰生)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情感、思维,而后再从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角度出发,以迪尔西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补充情节,叙述故事。在附录部分采用概述的方式,讲述了康普生家两百年的历史以及小说人物的结局。作品运用了四个叙述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康普生家族的兴衰史,其目的不在推动情节发展,而是为故事不同视角认识的可能性,使作品犹如多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一般,在丰富复杂中表现和谐与深沉。多角度叙述使作品更加丰满、多义,在人物形象、故事发展的多重可能性背后,读者参与创作有了更大的实现空间。

法国“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雷内.克莱尔语:“两个不同质的因素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时,会产生诗意的燃烧。”而文学与电影虽本质相同,可也有了相同的效果,这样的燃烧同样让人击节歌之。当多角度的叙述方式被运用到电影种时,被表现为多个不同视角的转换上。在电影中,叙事结构有表层与深层之分,表层为影象与音乐等,通过这些来构成一个语义场,来传达影片的现实意义,而在其深层叙事结构上,则通过引入不同的叙事模式,视角的变化等艺术手法来构建一个内在的语义场,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在黑泽民的《罗生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艺术表现,可以说福克纳作为一名文学领域的大家,他的思维是如此的开阔,把在立体表现艺术(电影)中的艺术手法整合到了文学的范畴,产生了“诗意的燃烧”。

文学作为一种平面化的表现手法,要突破时间、地点、人物这些要素,扩展作品内在的张力,仅仅所能依靠的只限于文字,而电影则不然,可以有多中的表达方式。福克纳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意识流这样的一种表现手法,去深入的挖掘人物的心理。有评论家就曾指出:“他是人的内心活动的挖掘者和表现者,他虽然也描绘了一些社会状况和人物的外在行动,但是他最擅长并成为自己艺术特色的还是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许多情况下,他是通过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塑造人物和表现时代的。”(董衡撰等著《美国现代小说家论》)人的内心世界是神秘莫测、瞬息万变的,而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及其它一些作品中,逐渐的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识流风格,深刻且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心理。意识流的趋向不仅在小说中有体现,在现代电影艺术中更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费德里克。费里尼就深受其影响。)当然,电影与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的表现方式还是有着其固有的差异。在《喧哗与骚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展示人的感受、情绪、联想等种种意识流动的痕迹,尤其是对人物的异化人性、病态心理、扭曲性格予以了充分的展示。而这一系列的展示是有自由的、平面化的。另一方面,意识流在电影中的展示则会显得更为具体、生动、立体化,但同时带来的是叙述自由的缺失。比如,我们假设《喧哗与骚动》被拍摄成电影,其中的四个主人公的意识表现是以一种形象化了的镜头语言来展示出来的,而让我们的感觉又是如何的呢?无疑,有一个问题是一定存在的,我们只能够看到意识的现象,而对更为深沉的东西的表现却是显得不那么直观了,我们只能自己去想去思考,无形中作者与观众的交流变得困难。在文学作品中,两者的沟通是双向的,而到了电影,双向开始趋向弱化。

作者与读者的双向沟通的固然存在,使《喧哗与骚动》这部作品在主题立意与思想构造上显现出了相较其他许多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而这样的构建从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从宏观上讲,作品在建构整个文本的时候,始终围绕了一条不变的精神线索,即一切的现实都是虚无,存在的真实开始幻灭,但希望最终并没有消逝。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主线人物家族女仆迪尔西身上,她的正直、善良正好映称了其他人物的虚伪、绝望……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作者把当时社会上共存的不同类型的思想特征化,纳入到一个家族中(康普生的颓唐、康普生太太的自私冷酷、女儿凯蒂的叛逆、大儿子昆丁的悲观抑郁、二儿子杰生的投机钻营……)所有的人物形象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类思想,通过这样类型化的表达,对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与揭露。而以上的一系列因素为后来的电影(特别是现代美国好莱坞电影)凿下极深的印记。小说中思想的内线的确立,在电影中表现为一种结构化了的开放式结局,许多的影片,在故事发展到最后时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或回答,更多的留给观众以思考和希望。另一方面,对于小说中微观层面的对人物类型化的概括,更是在电影中被发展到了及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进行了延伸,从人物的类型化而衍生出对环境、情节的类型化(或称典型化)。

对于祖先的崇拜和对于神话的热衷似乎是全人类共同的特征,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这部作品中也没有例外。在文学作品中间运用神话原型,这正是其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他总是“试图在集希腊与罗马,西伯莱与基督教因素之大成的人类神话和现代历史之间建立一种普遍性的关系”。(丹尼尔.霍夫曼)《喧哗与骚动》是他运用神话的一个范例。他以基督受难周的事件为原型,使小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例如小说中1928年的三个日期,正是那一年的基督受难日、复活节前和复活节……)而在电影中对于这个叙述表现手法的运用,则相对来说有着更为直观的体现,不仅以这样一种细微的隐晦的方式来表述,而且更多的是以一种直接的介入者的角度去展现,当然这样的联系并没有让我们去忽略灵魂与心灵。

福克纳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我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我抛开时间的限制,随意的调度书中的人物,结果非常成功,至少我看来效果极好。”确实,他做到了其他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他的影响不仅是文学的也应该是电影的。也许,我们可以允许这样的一个假设出现:如果福克纳作为一名电影导演而存在,那么我坚信他会同样的伟大——这,只限于假设!

上一条:承载希望 放飞梦想

下一条: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