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机制建设,建立共同体长效运行机制
新质生产力赋予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清晰的目标与要求,即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厘清建设共同体的总体思路,从探索新策略、实现高质量、提供新动能方面统筹资源、完善机制,形成战略共同体。作为牵头单位的高职院校,需要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导向,即主动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匹配不同供求,满足不同价值诉求,把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互动都视为发现、匹配、创造和满足价值的过程。如此,共同体建设才会有效度、长度、深度和活跃度。
1.健全支持保障机制,夯实共同体坚实基础
在组织架构层面,积极建立“1个理事会+1个合作委员会+N个实体机构”的三层组织架构,实行“规划决策—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三级运行模式和机制。主要包括组建1个多方参与的理事会,理事长单位由区(县)政府担任,常务理事长单位主要由高职院校、龙头企业组成,副理事长单位包括区(县)教育局、发改委等各职能部门以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理事单位包括产业链重点企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在保障机制层面,首先,推动建立共同体理事会工作制度。高职院校应推动共同体构建“C+M+S”组织生态,即以章程(Constitution)为引领,采用实体化(Materialization)运营模式,动态化、持续性完善合作规范、工作流程等制度(System)建设。作为常务理事长单位,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制定《共同体章程》《理事会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建立以约束和激励同行、权利和义务对等、刚性和柔性并济为原则的工作制度体系,促进形成合理分配权责、保障各方权益、加强履约履责的工作管理格局。其次,推动建立共同体联席会议制度,积极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以及各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共同体开展项目建设等重大活动提供决策指导。最后,推动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迭代更新机制,即对共同体制度效果进行实时动态跟踪、评价、反馈、调节和优化,促进制度建设水平螺旋上升。总之,高职院校需要加快推进共同体建立协同配合、衔接顺畅、高效运转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共同体内部多元主体的技术、平台、人员、资源深度融合,达成制度合力。
2.健全创新驱动机制,激活共同体内生动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引领,而有效的创新驱动制度环境在提升创新效率、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技术转化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制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系中的驱动作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政、校、行、企”多方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完善科技协同创新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交易、转化等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打通“知产”变“资产”的关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迈出“实验室高阁”的步伐,提升创新效率。其次,完善主体协作创新制度。主动参与数字化创新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依托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的创新服务链,形成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共同体决策提供高端智力支持。最后,建立创新应用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要主动瞄准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要求,紧跟行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发挥学科优势,以“技术创新需求”为合作切入点开展“揭榜挂帅”攻关,探索出一条企业“出题”、政府“选题”、联合“答题”的创新应用合作路径,实现科技创新的高效率供给,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3.健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构架共同体信息桥梁
高职院校应定期召开校企对接会,了解需求,共商共建项目,围绕学校、专业群、课程等各层面建设需求和企业发布信息数据进行研判,建立“四级对接”合作机制,即学校对接集团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定期走访集团公司,聘请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和咨询委员会专家;二级学院对接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群委员会专家、产业导师和兼职教师;教研室对接生产现场;教师对接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课程开发、项目建设,推进教师与技术人员的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打造校企无缝衔接、互为支撑、闭环运转的供需对接体系,助力行业共同体在产业侧与教育侧共同发力,提高产教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强化主体建设,搭建共同体高质量科创平台
在产教融合进程中,产教多元主体要通过协同行动实现共同愿景和目标并获取更好的发展条件,必须共同承担维系和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的责任。高职院校应以搭建科创平台为基础,以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重点,主动担起推进责任主体履责意愿、履责能力和履责绩效的任务,建立横向协同、纵向传导、齐抓共干、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为建设共同体注入高质量“催化剂”。
1.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成为共同体数字化转型引领者,以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抓手,在数字赋能共同体建设上贡献智慧。要汇聚一批国内优秀学者与行业头部企业专家,主动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深化数实融合及产业发展实践,为共同体开展数字智库支撑、数字创新研究、数字公共服务、数字产品服务及数字经济人才培训等工作。努力延伸数字化科学视野和产业触角,构建“算网一体、数智赋能、专业咨询与安全可信”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一体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特色能力体系,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径,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水平,全面服务共同体数字化建设。
2.建设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高职院校应聚焦服务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助推器”,高站位开展课题研究;打造“连接器”,高效率融通各类资源;打造“孵化器”,高标准培养锻炼人才。首先,研究中心应积极开展校企创新技术研发活动,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问题,推动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性创新研究。其次,研究中心应与共同体成员单位共同梳理行业关键性技术,以技术攻关为重点,建设鲁班工坊、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术研究平台。组建“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首席技师+产业教授”的科研教学导师团队,形成结构合理、高质量的“双师型”专家智囊团队伍,高质量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培养拔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持。最后,研究中心应围绕发展产业体系和生产新质生产力,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的理念,以校企技术合作为“点”,以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共建研究中心为“线”,构建“点线”相结合、层层递进的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与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将研究中心先进的研究、专业的视角和实用的理论成果推广到整个行业,赋能行业发展建设。
3.建设行业共享性职业教育资源库
构建支撑行业持续发展的优质共享教育资源体系,既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长远目标,又是高职院校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需要。在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资源开发建设中,高职院校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基础,更有成功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夯实基础、发挥经验,充分调动行业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与共同体成员一道,着力开发行业优质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各自资源开发的基础和经验优势。一方面,联合研制开发面向行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级认证标准等,将产业应用的工艺、技术融入教学实践,重点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项目及典型案例等,为培养行业亟需人才提供教学要求与评价标准。另一方面,面向重点行业和行业龙头的研发、管理、技术类人才,开发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培训项目、培训资源包,形成模块化、组合化、项目化的职业培训资源,满足行业内紧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需求。
4.建设高水平共享型实习实训平台
高职院校应坚持共建共管、协同共育、互利共赢的原则,主动与行业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共享型”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平台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运营管理,配备组织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设备、资金、安全等管理制度,探索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落实岗位职责,加强工作考核,着力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和开放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校企共建集实习实训、1+X证书实施、技能培训与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技能大赛训练、实训项目研发、实训标准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平台可以面向全行业开展技术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生产销售、专利转让等服务,用“真服务”提高行业人员的执行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依托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全功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创业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科教创新联盟,瞄准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围绕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多元主体联手共建的产、学、研、转、创共同体。依托创新创业集群发展新平台优势,为共同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重塑利益关系,优化共同体利益集群路径
高职院校赋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参与要素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建设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职院校应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建设导向,充分考虑政府、企业、产业、学校等参与要素的合理性利益诉求,推进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三合”集群路径,探索共同体内部高质量利益契合点和利益最大公约数。
1.推进“创新耦合”集群路径
高职院校应坚持“创新”“耦合”关键原则,凸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集成方式,建设创新耦合集群。优化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保障等内容,构建多元耦合支撑下的良性治理架构和集成方式。遵循共担责任、共享发展原则,打造共同治理、共建平台、共立项目、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五共”创新耦合体系,建立稳定、和谐、共进、共荣的创新集群机制,促进共同体成员在服务社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力量、就业资源、社会影响等方面呈现顺畅有序的耦合状态,产生耦合集成综合效益,聚力建成行业产教融合创新共同体。
2.推进“利益融合”集群路径
高职院校应遵循“利益”“融合”关键因素,体现政行企校多元协同运作创新集群实施策略,建设利益融合创新集群。优化投入产出、人才资源、创造实力、品牌影响等利益机制,建立权力与利益分配联动机制,实现共同体利益相关方的权利、责任、收益协调统一,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化内部环境。遵循市场导向与社会影响相一致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导向原则,打造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创造效益、品牌效益的“五效”融合机制,依托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产教融合项目来实现利益共享、各取所需、多方受益的共同体,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
3.推进“价值聚合”集群路径
高职院校应追求“价值”“聚合”关键结果,立足产教融合共同体利益价值谱系,建设价值聚合创新集群。优化产业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物质价值、发展价值等内容,认真分析共同体成员来源多样、诉求各异、投入差异等因素,建立可测量、可评价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目标管理、投入产出、考核聚合机制。系统化规划发展目标,以项目化实施协同推进、以精细化推进集聚合力、以品牌化展示扩大影响、以绩效化考核激发活力,助力建设标准化价值聚合共同体。
四、凝聚育人合力,推动共同体多元协同育人
人才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智力来源,创新型人才是生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最活跃的主体性力量,因此,培养拔尖创新、紧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既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又是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旨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本行业龙头企业、行业相关高水平高校和优质高职院校以及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具有资源涵盖广、质量高、支撑能力强等特征。高职院校需要借力优质资源,统筹做好引育用留,厚植成长成才沃土,激活人才引擎,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1.构建技术研发新格局
高职院校应发挥专业教师与行业贴得紧、融入产业体系深、技术研发经验多、服务行业能力强的优势,聚焦行业生产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着力构建技术研发合作新格局。以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为共同目标,充分利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所汇集的科学实验、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人才培养等所需的高质量资源要素,把握“科学—技术—产品”的逻辑主线,围绕应用技术研发、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改造、成果推广运用等关键环节多向发力,做精应用技术研发工作。利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平台优势,有效整合现有专业研发中心、专业团队、专用设备等资源要素,积极发挥产品试制与改进的中试车间功能,重点解决产品质量、产线运维、“卡脖子”问题等行业企业生产性实践难题,发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的推动者作用,真正实现校企全方位互助合作。
2.优化学科专业新布局
聚焦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以学科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联动为牵引,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广纳行业领军人才,建立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咨询。以服务生产“蓝色生产力”为目标,建立跨学科组织机构和导师团队,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产业紧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交叉复合型人才。
3.健全质量保障新体系
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化评价体系,评价主体既有高职院校教育专家,又有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确定协同育人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既涉及教育教学评价指标,又涉及企业实际岗位技能和工作分析评价指标,确保依据科学的方法对协同育人目标、育人效果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稳固协同育人关系,促进协同育人良性循环,保障协同育人目标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培养拔尖技术新人才
高职院校需要深远谋划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持续优化数字、产业、人才、资本的“四驱”科技创新生态闭环,构建错位发展、专业互补、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行业紧缺的高端拔尖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一,要瞄准共同体中龙头企业的迫切需求,突出目标定位、培养层次、人才质量的高端性,以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要。第二,紧盯行业技术融合发展引发的职业能力复合化趋势,突出职业素养、能力结构、能力生成的复合性,以适应行业技术更新及职业能力变化新趋势。第三,聚焦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引发的职业场景不确定性等问题,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持续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现场处理能力,以适应行业职业任务变化新需要。第四,面向行业企业技术更新引发的技术提升新需求,突出企业员工的应急性培训,强化响应时效性、提升培训针对性,以满足行业岗位技术变革的新需求。第五,用好用足中国特色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政策红利,瞄准行业龙头和头部企业,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开展高层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之,高职院校需加快自主培养创新人才、吸引集聚技能人才、融入链条锻造人才的速度,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声明:以上图文,只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部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