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窗

学习之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何为

发布日期:2024-10-14 作者:牛同训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15期 点击: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确立,“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成为一段时期内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中,人才是基础,是科技和创新的能动主体。


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始终是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并掌握着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于实践”。人才作为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但需要一些从事“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的“高精尖”科技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将这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前瞻性培养“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院校需要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准确把握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推进适应“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和谐共生。



一、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研究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给出了多样化的探讨。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主要体现为“生产力三要素‘质’的跃升” “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生产方式的质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等。二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利用数字技术对生产要素重组改造后,形成的更具“创新性”“高质性”的生产力,重视其“融合性”“超越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三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继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资本主义阶段以技术表征的传统生产力之后的又一生产力样态。它以突破性和颠覆性技术为支持,实现劳动者智力化、生产资料数智化、生产关系异质化。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第二次跃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一是认为“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等一般性特征;主导技术、产品形态、产业结构等发生明显改变;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还具有数字化、绿色化的时代特征”。二是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创新驱动;从投入—产出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代表对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和能级的提升。三是认为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


总之,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以新兴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型生产要素为驱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全新的、具有颠覆性的、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人类生活质量的力量,不仅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单纯升级,还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与经济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新质劳动者、新质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新质科学技术,是一个通过产业转型和教育投入,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而实现创新、产业和教育三位一体、融合共生的内涵体系。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从与新质科学技术要素关联的创新角度来看,一是要紧紧围绕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其次,从与新质生产资料要素关联的产业角度来看,一是将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上,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三是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再次,从与新质劳动者要素关联的教育角度来看,一是根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培养面向,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二是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等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三是统筹学校人力、设备等资源,主动融入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提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能力。


二、新质生产力:产业、岗位、人才的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会引起一场彻底的产业变革,形成“新质产业”;从而引发职业岗位的变革,出现“新质岗位”;进而引致技术技能人才的变革,成为“新质人才”。


(一)新质产业:向“新”迈进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产业向“新”迈进,成为“新质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产业,其基础是重大前沿技术和重大发展需求,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9月,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已突破200万家;从2023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可以看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国家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部服务业增速6.1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高2.8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142亿元、净利润1596.8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3%。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例如,2024年2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了《关键与新兴技术清单(2024年更新版)》,以条目化形式列出了对美国国家安全尤为重要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进计算,先进工程材料,先进燃气涡轮发动机技术,先进组网感知与信号管理,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生成与储存,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技术,定向能,高度自动、自主的无人系统和机器人,人机接口,高超声速,一体化通信与组网技术,导航、定位与授时技术,量子信息及赋能技术,半导体与微电子,太空技术与系统共18个类别。


二是加紧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三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体量巨大、种类繁多,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也是我国参与国家竞争、开展全球合作的基本盘。近年来,传统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关键动力,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上做足功夫,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高端化方面,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强化增值能力,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智能化方面,加快数实融合,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较2012年分别提高31.1和26.3个百分点,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绿色化方面,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建设,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已培育建设2 783家绿色工厂、223个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下降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融合化方面,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二)新质岗位:向“融”演进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产业的变革必然会带来职业岗位的变革,向“融”演进,从而升级为“新质岗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程序性、重复性劳动岗位将会被机器取代。例如,在企业生产线上简单的组装、包装等岗位,数据录入、文件整理等文员岗位,未来很可能会被机器所取代,因为机器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而且不需要休息和福利待遇,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在第四版《未来就业报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中指出,“未来五年全球新增工作岗位数量可达6900万个,但同时也会有8300万个岗位消失,数字化和绿色经济主导未来就业”;“大约75%的受访企业表示,预计未来五年内会在企业运营中引入人工智能等自动化技术。由此导致的显著结果并非大量体力劳动岗位的消失,而是多达2600万个文书、记录保存和行政工作将被数字技术淘汰”。


二是传统职业岗位将面临转型升级,与数字技术、AI相关的新兴岗位不断崛起,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催生的职业岗位将主导未来就业市场。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了新职业、新业态的出现,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不断结合,一系列数字技术应用新岗位将应运而生。《未来就业报告》测算了2023—2027年增长最快的工作类型,它们绝大多数由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驱动,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可持续发展专家、商业智能分析师、信息安全分析师、金融科技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机器人工程师、电工学工程师、农业智能设备操作员和数字化转型专家。与此同时,随着绿色经济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工程师、太阳能系统工程师、ESG专家等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三是职业岗位的融合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当前,许多企业都在推动岗位深度融合,即企业在组织架构和流程上做出调整,实现不同岗位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将不同岗位的人才和技能相互融合,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推动企业发展。岗位深度融合可以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它能够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能够更加协同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其次,岗位深度融合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交流和学习,打破各个岗位之间的壁垒,使员工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得到更好地共享和传承。最后,岗位深度融合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力,不断推进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向“软”发展


技术技能人才是链接产业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最核心、最基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向“软”发展,升级为新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的重要体现,他们“不同于以简单劳动为主体的普通技术工人,而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数字孪生、物联网、5G数字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持续催生出一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职业岗位的“软”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领域,向着极高精度、极大极小尺寸或对环境极端要求的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等极端制造方向发展,急需大批大量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熟练运用新质生产资料,能够真正打通从科技发明到规模化生产“最后一公里”的新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创造性劳动主要体现在:能够熟练运用和管理各种智能设备,通过流程再造,以追求全局最优;进行工艺创新,实现提高新产品产值率、降低质量损失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完成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强化竞争优势。


与工业化时代不同,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快速适应能力、人机协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大类别、12项核心素养。



首先,数字技术的快速更新必然引起工作环境快速多变,新质人才需要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应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所带来的挑战。因此需要具备弹性、灵活性、敏捷性,创新性思维和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人机结对协同工作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分析性思维、同理心和积极倾听、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技术素养、可靠性和注重细节、质量控制等,是人类发挥思维和感知力优势,实现与人工智能(AI)机器设备协作共创的必备素养。再次,“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是人们通过不懈的学习努力追求卓越的心源动力,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力,以帮助其在理解当下的有限客体的过程中,形成对未来无限客体的持续适应”、成长心态、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和终身学习构成新质人才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安全基底”。


三、服务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的应为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高素质劳动者的培育和成长,依赖于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与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对职业教育而言,新质生产力带来了一个促进其创新发展的关键契机,“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全力做好赋能人力资本增值和产业技术创新两项重点工作。


(一)保障人力资本增值,赋能新质劳动者


新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风靡全球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指出投资于人力资本,如教育和培训等使人力资本增值,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此理论指导下,德国、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把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秘密武器”。“劳动技能的培训必须先于生产力变革”。职业教育超前培养运用新质劳动工具、形成新质劳动技能、积累新质劳动经验、适应新质劳动关系的新质劳动者队伍,是实现新质生产要素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性力量。为应对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产业和就业转型,紧跟数智时代从业者职业素养、劳动技能的需求变化,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人力资本积累,职业教育需要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人才“软性”技能的培养。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面对数智时代产业和职业的快速变化,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贬值,因此,终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职业院校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新质劳动者的成长心态、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和终身学习素养。为满足新质劳动者终身学习的需求,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二是强化科技和数字素养培育,提升新质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字新技术与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效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质劳动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技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实现知识、技能的加速更新,将知识和技能快速转化为驾驭数智化生产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应在课程中强化对科技工具和数字素养的培育,使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技术,获得未来职业竞争优势。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成长心态、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与终身学习等,以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升新质劳动者的快速适应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复合型技能和具备快速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新质劳动者所面对的非常规性认知任务尤其是创造性任务会越来越多,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成为数智时代职场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职业院校应特别注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新观点,学会分析、解决复杂问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性的学习机会,如创业教育和跨专业的合作项目,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是培养合作和沟通技巧,提升新质劳动者的人机协同能力。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机协作、人际协作”成为主要劳动形式,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较高的人机结对(Human-Machine Teaming)协同作业与人际协作创新能力”。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机—人际合作和交流沟通技巧的培养,养成分析性思维、同理心与积极倾听的良好习惯,需要通过项目学习和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人机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技巧。


五是培养跨文化智慧,提升新质劳动者的人类共同体意识。随着产品价值链全球化加速和多元文化交融,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智慧,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敏感性和全球意识。新质劳动者应当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具有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工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科学技术


新质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经济体系内部的研发和创新活动可以改善生产率,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科技创新过程可分为四阶段: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扩散。“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转化是一个经由基础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跨越、技术开发向商业化跨越再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跨越的复杂过程”。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职业院校主要参与“技术开发向商业化跨越和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跨越”的创新过程,也就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扩散。赋能产业技术创新,职业院校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践行科教融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科教融汇就是通过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融合交汇,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而言,“科”更多地体现在产业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职业教育身处生产服务第一线,要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藩篱,不但为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培养更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且要将科技创新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借助其人才、资源优势,构建以科研攻关、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为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是主动加入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联合体是一种国家科技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新范式。职业院校要改变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的科研方式,主动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借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外部资源,聚焦区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开展合作研发、协同创新;依托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学校部门界限,聚集优势资源,在重点研究领域加快突破。


三是坚持“场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创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范式,它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以求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2022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要以“场景创新”为契机,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协同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激发技术研发源动力,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探索与区域产业协同攻关新机制,为创新发展汇聚新动能;共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四位一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新质人才培养范式:职业教育的能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带来颠覆性重构。基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育类型特点,有什么样的生产模式就需要什么样的职教体系与之相适应。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模式从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MCP)转变为大规模个性化生产(Mass Personalization Production,MPP)。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生产的刚性流水线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新技术赋能的功能模块化生产机台和柔性传输系统。与大规模定制生产相适应的,大批量培养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系统,将不再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之而起的是个性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生态型“新质劳动者”的“新质职教系统”。职业院校必须转变培养理念、更新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重构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治理体系,从而创造一个与新质生产力时代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相匹配的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范式。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硬技能”到“软素养”


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关键是解决好“学什么”“怎样学”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学什么。新质生产力时代,伴随数字新技术的崛起,正在打破原有的技术和知识垄断格局。知识的获取变得相对容易,技能的重要性也有所下降。职业教育基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将从重视那些与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相关的“硬技能”转变为重视团队合作、创造性等“软素养”。以陈述性知识积累和简单技能重复训练为导向的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将逐渐转向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弹性灵活性敏捷性、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和终身学习等核心素养,来系统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并进而发展个体的快速适应能力、人机协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新质劳动者”。


另一方面是怎样学。新质生产力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实训车间等固定场所,而是不分时间、地点的泛在学习。学习者可以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获取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虚拟实训场景、企业工作场景。不同群体学习者的学习轨迹被动态监测记录,经由数字化处理后可以形成个性化的“数字画像”,据此为学习者推送最适合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数字新技术的帮助下,传统的学分被碎片化为知识技能颗粒;根据学习者所学知识颗粒的数据可以生成其知识图谱和岗位能力的图谱,进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地图”,使每名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都一目了然。人工智能(AI)等数字新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成为校园无限开放、服务对象和功能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技术技能学习中心,从而构建起人人皆学技能、处处能学技能、时时可学技能的终身学习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二)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从“同质化”到“个性化”


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逻辑起点在于产业发展。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以分工为基础,需要大量从事相同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诸如车工、铣工、磨工等)。再加上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存在片面强调实用性、就业性、技能性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原理性知识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区分人才的特质。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当前制造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会解决问题、缺少系统思维,缺少方法论、学习能力低下,不会做事、缺乏工作技能、不擅长沟通,不会创新、想不出办法、工作结果无法预期,等等。


新质生产力时代,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产业技术的快速迭代,很多企业已开始采用“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不是单一重复劳动的“标准化”制造,而是强调“个性化”的柔性、分散和智能制造,职业岗位的工作范围拓宽、专业工种间的业务交叉增多。数字化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去技能化”和“技术升级”两种趋势,前者意味着常规性体力和脑力劳动日益减少,后者则更强调劳动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高阶思维和自我更新能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定位于培养高端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生态型等“个性化”技术技能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职业教育基于工业化时代“就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刻板单一,偏重机械式训练学生的简单操作技能,忽视了解决问题、开发创造等综合素质培养,更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成才。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复合性技能,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新质生产力时代,高职教育应当立足于生源特点、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实施1+X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多种技能的获得,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有解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基于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的“产、学、研、创、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科教融汇,强化学生的高阶能力,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教育一体化贯通培养,全面、系统地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路径,等等。


(四)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一是加快构建与新质劳动者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适应新质生产力时代快速发展的技术和满足产业需求,需要将刚性的课程体系升级为可组合的柔性课程体系。即以专业群为单位,根据从事某一类职业岗位所需的X项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纳入企业“四新”,开发成为X个职业能力模块(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快速适应能力、人机协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选取其中的n个模块,组合成为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关键核心领域交叉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是加快构建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发技能认证模块集。以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抓手,强化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依托,以企业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取技能模块认证,以形成个性化技能集,塑造个人技能特质,实现学习者增值。


三是加快建设与新质劳动者培养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开发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课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供给;推动“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意识融入专业教学;完善“双创”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双创”孵化平台,完善“双创”保障体系。


(五)健全教学治理体系,从“经验化”到“科学化”


新质生产力时代,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出职业院校教学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当前,产业、岗位、人才需求变化速度加快,新质人才培养范式加速形成,智慧化教学资源管理和个性化供给要求越来越高,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累积转换更加复杂。顺应这些发展趋势,职业院校要“建设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持续丰富师生发展、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产业人才数据分析,厘清新质人才需求;进行产教供需数据分析,把握新质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学生学情数据分析,优化学习资源供给;从“经验化”教学管理转变为“科学化”教学治理。从“管”到“治”,克服经验性、单向性、封闭性、控制性、约束性、垂直性等弊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实现教学业务流程再造,以满足新质生产力时代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声明:以上图文,只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部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