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1636
您现在的位置: 必赢优惠y272net > 财经分院 > 学生工作 > 导师心声 > 正文

导师心声

“听其言”、“观其行”

2014年06月04日 浏览量: 编辑: 供稿:

                                                                                                                    ——谈孔子“因材施教”方法对辅导员工作的借鉴意义

      2014年6月3日,财经分院辅导员例会在教学楼二楼会议室如期召开,同时进行的还有第六场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此次主讲的赵曦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担任辅导员几年来自己班级管理、学生培养的心得与体会,给了学工团队的成员们颇多启示。
    

       附:辅导员经验交流稿件
      作为辅导员,当我们面对一茬一茬新的面孔时,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带给他们,毕竟学生的思想、理念、方法本就在不断更新,所以这样做并不仅仅是教育,其实只是适应。

    今天想谈一谈孔子“因材施教”方法对辅导员工作的借鉴意义。
    因材施教的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论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回答是不一样的,源于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本身。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所以限制他太过刚勇。
    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因材施教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也提倡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对于辅导员从事的思政工作而言,其实也一样,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自己的思想收效甚微;不重视班级文化的差别,模式化的管理,难以发挥出学生的潜力。那么,如何“备学生”呢?孔子的方法有两点很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是“听其言” ;第二,是“观其行”。
    一、 “听其言”
    “听其言”,不仅是一种善于倾听的交流方式,更是一份兼容并包的豁达心胸。刚参加工作时无法领悟,只凭着一份对工作的执着,一份缺乏工作经验的激情,特别是遇到学生问题时,和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谈话。但细细想来,那时候的谈话,大多只是向学生在表达我对问题的个人看法,在向学生描绘我对梦想的规划蓝图。往往是把自己累个半死,学生无动于衷,收效甚微。现在和学生谈话,我更重视倾听,既能很好地通过谈话内容了解学生,也能把自己准确的定位成学生的“良师”、“益友”,较之以前,说得少了,听得多了,还得了“良师益友”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现代营销学里有个观点也能印证“听其言”的重要作用。“你的消费者并不在意你。这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的确如此。他们不在意你的公司是否成功,不在意你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在意的是他们自己,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目标。如果你能帮他们实现目标,他们会更在意你,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了解他们的目标、需求和内心深处的渴望”。对于辅导员来说,我们的消费者就是学生,重视“听其言”,便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目标,进而获悉学生需求,听得更有耐心、更具技巧的辅导员能探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这份耐心发自对辅导员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责任,这种技巧源于在长期学生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
    学生的目标之根本在于完成学业,但以什么样的等级完成,其内在要求不同;学生的需求之根本在于受到尊重,但不同的在于他会不会对他人报以同样的尊重;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之根本在于快乐,但不同的个体对快乐的理解不同,这也和其家庭、教育背景、个性差异密不可分。
    要获得如此大的信息量,必须拓宽“听其言”的渠道,常规的“学生谈心”,有目的的“电话家访”,随意的“闲话家常”,好奇的“八卦新闻”,认真“咨询科任老师”,定期“联系生活老师”,刻意的“电联家长”,都是一种良好的倾听,若能有效整合这些信息,在辅导员的心里给学生建立不同的个性档案,使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避免偶发情况,使班级工作更加平稳顺畅。
    二、“观其行”
    “观其行”,不仅是对个别学生的了解,更是对班级集体行为的洞察。就“观其行”的契机来看,大一是观察的黄金时期,由学生个体构建的班级行为没有过多的修饰,是比较本真的表现;学生活动为观察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各具特色的学生活动让辅导员能更真切的了解班级稳定而固化的集体行为特征。对有的班而言,运动会、篮球赛、青春梦想团,无论是在场上奋力拼搏的队员,还是场边呐喊助威的啦啦队,“集体”这个被辅导员天天讲的概念,被赛场轻松诠释;而有的班,辅导员在一边激动跳脚,最后也只能哀其不争,怒其不幸。我带的13级会审两个班说起来很戏剧,班级特点呈现出两个极端,一个开朗,一个内敛;一个有释放不完的能量,一个对任何事都态度冷淡;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开始尝试因材施教,比如以前为了自己轻松方便,什么事都两个班一起讲,现在我把他们分开,所讲的内容大部分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我开始尝试订立不同的要求;班级的活动尝试根据自己的特色去策划;我期待能依据班级的特点,因势利导,发掘出更多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不仅要争创“优秀集体”,更应争创“特色集体”的意识。
    我个人在对学生“观其行”上的领悟还有一点,是适当放手,给学生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喜欢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学会放手是一种从容心态的积淀,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学生、面对工作总是很“急”,总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校一直以来也是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想想,这句话应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要求,辅导员的自身素养诚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但每一个学生个体和集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多的要靠自己在人生不断的体验中去累积。回首人生,不就是不同的体验组成的吗?一帆风顺固然难得,失败和创痛更显珍贵,人,只有通过解决困难的历练,才能成长和壮大。所以,辅导员应该“引领”学生,而不是“托代”学生,像托儿所、代管班一般培养学生,顶多优秀如辅导员一般,而适当放手,“观其行”,适时建议、引领,才能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
    “听其言”是了解学生个体特征的有效途径,“观其行”则能更好地掌握学生集体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控学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亦如此,对学生的爱,不是把他放进优质模具中锻造,而是让他做最好的自己!

更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 var aTagS = kuaiHTML.indexOf(""); var aTag = kuaiHTML.substring(aTagS ,aTagE+4); SHOWPDF = tags[i].innerHTML.replace(aTag, newObjet); if(SHOWPDF.indexOf(".pdf\">") > -1 ){rep(SHOWPDF);} newTags[i].innerHTML = SHOWPDF; } } } function rep(str){ if(str.indexOf(".pdf\">")) { var hrefS = str.indexOf(""); //获取到放在a标签中的附件链接 var aHref = str.substring(hrefS+9,hrefE+4); var newObjet = ""; var aTagS = str.indexOf(""); var aTag = str.substring(aTagS ,aTagE+4); SHOWPDF = str.replace(aTag, newObjet); if(SHOWPDF.indexOf(".pdf\">") > -1 ){rep(SHOWPDF);} } } //PDF在线显示 E